
美国经济这剧本,现在连好莱坞编剧都不敢这么写。亚特兰大联储那边刚吹风,说第三季度GDP增速可能奔着4%去了,听着是不是特有面儿?结果话音刚落,薪资处理机构ADP反手就是一个大嘴巴子:9月份的就业岗位,不好意思,减少了。
这就好比你看到一个健身壮汉,浑身肌肉线条分明,结果让他扛袋大米上楼,他直接给你跪了。你说这离谱不离谱?美联储理事沃勒都快把桌子拍烂了,公开吐槽说就业负增长和4%的GDP增速,这俩玩意儿压根就不该出现在同一个宇宙里。要么是就业数据错了,赶紧给我涨回来;要么就是GDP在吹牛,准备好掉下去吧。
老实讲,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犯嘀咕。以前咱们觉得GDP高就是经济好,老百姓有活儿干,钱包鼓起来。现在可好,GDP像打了鸡血一样猛冲,就业市场却跟霜打的茄子似的蔫了。这增长的果实,到底掉谁口袋里了?咱们普通人反正没接着。
更邪门的是,你以为这就完了?政府偏偏在这节骨眼上“停摆”,直接把美联储的眼睛给蒙上了。本来鲍威尔他们做决策,主要就看两份报告:非农就业报告和CPI通胀数据。这非农报告,号称经济数据的“皇冠上的明珠”,涉及上万家企业和家庭,够权威吧?现在,延期了。CPI数据呢,拖到10月24号才出,刚好卡在10月底议息会的前几天。这感觉就像你考试前一天老师才告诉你考试范围,复习个寂寞啊。
没了官方数据,鲍威尔这帮人只能摸着石头过河,靠私营部门的数据拼凑全貌。比如ADP那个就业报告,还有各种招聘网站的信息。可这些数据就像街边小报,覆盖面和准确性跟官方通讯社能比吗?开着车没导航,全凭感觉走,指不定下一个路口就开到沟里去了。2013年那次停摆之后,美国就没再搞过这种乌龙,官方数据一断档,美联储内部那帮大佬们的分歧,简直就像被点燃的火药桶。
你看,一边是鹰派大佬们,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,生怕通胀这只老虎跑出笼子。他们觉得通胀本来就高于2%的目标了,要是现在降息,那不等于给老虎喂肉吗?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那帮人甚至放话说,2026年通胀可能冲到3.3%,到时候再想摁住就难了。
另一边是沃勒这样的鸽派,急得直跺脚,指着疲软的私营招聘数据喊:“再不降息,饭碗都要没了!”他们主张赶紧降息,而且得小步慢走,一次25个基点,生怕一步走错,满盘皆输。
鲍威尔呢?他就被夹在这两派中间,活像个受气包。9月份顶着压力降了25个基点,还得陪着笑脸解释,说这是为了平衡就业压力,但同时利率还得保持在能压制通胀的水平。这平衡木,走得真是步步惊心。市场可不管你这个,芝商所的数据显示,华尔街那帮人已经押注10月降息概率快80%了,你要是不降,信不信股市分分钟给你点颜色看看?
说到底,这出闹剧背后,还有更深层的问题。安永的首席经济学家就说了,关税和移民减少正在两头挤压美国经济。企业被关税压得喘不过气,又不敢随便涨价,怕客户跑了,只能压缩自己的利润。但这招你能用多久?明年说不定就得把成本甩给消费者,到时候通胀又得上天。再加上特朗普的税改政策还在变,企业跟没头的苍蝇一样,谁敢这时候扩大生产、招兵买马?
还有那个AI投资,看着是挺唬人,上半年砸了快900亿美元,好像是救世主。可这玩意儿就跟高档餐厅里的鱼子酱一样,就那么一小撮科技和金融行业的精英吃到了。开饭馆的、搞零售的,跟AI有半毛钱关系吗?他们该受的苦一样没少。所以费城联储主席保尔森才说,现在的经济增长就靠AI投资和有钱人消费撑着,这地基太不稳了。
现在,鲍威尔要在下一次议息会前发表最后一次讲话,估计每个字都得在肚子里盘算八百遍。他既要安抚怕失业的鸽派,又要稳住怕通胀的鹰派,还得给打了鸡血的市场降降温。这场戏实在是太难唱了。经济这艘船,船长要是看不清航向,咱们这些乘客也只能跟着一起在迷雾里打转了。
配资杠杆官方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