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学习《黄帝内经》的人,千千万,万万千,尤其是中医,明知《黄帝内经》是一本治病的宝书,但是又看不懂。中医药大学的教授们,自己看不懂,还要给学生上课,真是太难为他们了。为什么看不懂《黄帝内经》呢?王冰看懂了《黄帝内经》,传下来了吗,没有!马莳看懂了《黄帝内经》,传下来了吗?没有!张仲景,改写了《伤寒杂病论》,传下来了吗?没有!这是为什么?想想我自己学习的过程,我明白了一个道理,其实,道理很简单。知识分子分不清韭菜和麦苗。哪是因为他(她)没有到农村去,没有接受过农民老师的再教育。又比如说,当初我读懂了《黄帝内经》时,我只是感到书中写的内容非常新鲜,讲天气,说医理,讲社政,论时间。这些说法,我从来都没有见过。为了省事,想用现代的方式,用电脑把它打出来与别人交流。然而学电脑又成了我巨大障碍。也是分不清韭菜和麦苗。好像比学习《黄帝内经》的经文还难。什么是桌面,什么是菜单,又都是英文。(我只学过俄文)。一边学着打字,一边学着《黄帝内经》的天道。从学习五运六气的第一难开始,就要分清“南北政”。我把我的理解和认知,都用电脑打了出来,图也画出来了。然而有用吗!没用,别人还是韭菜麦苗分不清,南北政写了四遍,发了四遍,别人还是看不懂。二十多年了,还是分不清,在南政年怎样看图,在北政年怎样看图。如果说我以经解经没有说明白,《黄帝内经·天元纪大论》古人说“万物之上下,左右者,阴阳之道路”有正文在,有王冰的注释。在《五运行大论》的308页至309页。又有正文对六气位的排法。首先是说天上三气的排法,论左右。而后自己填写下三气,叫北政年的排法。王冰有注释。而后是以在下,在泉的气为准,论左右,而后自己填写上三气,又有王冰注释。在《玄珠密语之三》的477页,关于左右前后的问题,又说,北政年司天,以天上看左右,左是西,右是东。在南政年,以在泉一方为准,看左右。左是东,右是西。这样直白说明说明,大学者看不懂,真是怪哉!
分清南北政年的经文,是论五运六气运转的关键,这个问题分不清,五运六气没法移动。看病诊脉首先要照着做的天道。不能想当然,中医会吗?专家,学者会吗?自己不会,还给别人讲诊脉。《频胡脉决》背的再熟,还是不会诊脉?
又比如:买了一个支架,把手机夹在上面,离开手机几米看图像,我无法控制手机的画面。别人为什么能,我为什么不能。经周老师的授受演示,我才明白,一个小小支架的使用,也要学会使用遥控器。
给人看病,第一难是什么,是诊脉。《黄帝内经》书中说,没有先立其年,不知年之所加,气的盛衰找不到,看不见。虚气,实气也分不清。阴阳也不会分,所以书中说,你不可能学会五运六气的运转。对于一个中医,看病也要先立起年气图,立起年气图干什么用。中医哪里知道,寸脉是什么,寸脉的脉象是当其时司天的气。司天的真气是少阳,脉象就是浮脉。司天的真气是太阴,人的脉象就是沉脉。等等。这些都在“先立起年气后,在六六分治的时间”里。即人的脉象就是司天的气在人寸脉处的动静。不知道人身中二十八条经脉气血的流淌,是由天地间五运六气外淫着和内淫着的天道,即司天的气和在泉的气对人的作用。是无法知道哪是正常的脉象,哪是有病的脉象。就像支架上手机画面的动静,在遥控器设置里,要对上号,配好对。麦地里的麦苗和毒草在阴阳相战。要去除掉杂草,是人的作用。电脑是洋为中用。用法秘密的那个遥控器都掌握在专家手里,说话老是雲里雾曌,物理量子和纳米。其目的是在拢权,为了利益和金钱。而《黄帝内经》用法秘密的遥控器,只是拐一下弯。但事儿讲的很直白,不是拢权,是怕不道德的人学会了它,去干坏事,现在来说,是怕传到外国去。比如《黄帝内经》说阴阳五行。五运六气的图古人都画好了,图中的岁星,又叫厥阴,里圈的叫肝脏,外圈的叫风气,为木之精气,十二年围地球转一圈;荧惑星,又叫少阴,少阳,里圈的叫心脏,外圈的叫火气,为火之精气,七百四十天围地球转一圈;镇星,又叫太阴,里圈的叫脾脏,外圈的叫土气,为土之精气,二十八年围地球转一圈;太白星,里圈的叫肺脏,外圈的叫金气,为金之精气,365天围地球转一圈;辰星,里圈的叫肾脏,外圈的叫寒气,为水之精气,365天围地球转一圈。古人为了讲述四季的变化,万物生长的变化,人的生长壮老,都用都用这样的图,都用五星代表五行,又用五行代表五行的阴阳,都是用五星发出的光来表示,用到六爻八卦和奇门中,又有《易经》中的用法。用到社政的变迁,又有言政的用法。用到《奇门遁甲》时又有气门的用法。这都是为了给后人留下做饭囊的办法。但是不能用六爻八卦和奇门中讲的五行讲医理的天道。讲医理是直接用五运六气运转的办法直接套用到病理中,这本来是很容易的事。用星宿讲五行,用五星讲病理,万年之后都是一成不变,前后统一,不是变易。可践行,可重复。古人用图,外圈叫气位,叫手足经脉。如少阳,在气运转中,如果是本气的时间,天道叫甲申的气位,叫少阳火。在医理中,叫阳气的真气,叫手足少阳经脉的脉气。在里圈的少阳,叫五季的夏天,叫二十四节气的小满,芒种,夏至和小暑的时令。五行为火。在医理中,叫五脏的心脏。在中气的时间叫少阳风,在行标气的时间叫少阳的阳气。六气皆然,这种类比的方式,万年不变。这些在《易经》的六爻八卦和奇门中,是办不到的。用《易经》和《奇门》的易理解释病理,是驴唇对不上马嘴。可是,《易经》的大师们,中医的大佬们,非要用《易经》的易理解释病理。非要详细的说明解释,用地球怎样围着太阳转,怎样立竿见影计算时间,这都不是《黄帝内经》所要追求的问题。凡是用《易经》的易理解释中医的理论,再有一万年,也无法明白五运六气的运转。中医在《黄帝内经》中所要穷追的是,凡是太阳司天之政,气化运行先天,寒临太虚,阳气不令。这是在讲五运六气运转的天道。这样的天道会使民病寒湿,发机肉萎,足痿不收,濡泄血瘀,这“凡是”,是在什么时间。是在初之气,二之气,三之气,四之气-------乃至六之气,到底在什么时间,哪个气位,哪条经脉。在诊脉时,脉象是怎样的,在寸关尺脉口是怎样彰显的。真气和邪气是怎样辨别出来的。如果邪气是从脏腑中传到了脉口。脉象又是怎样彰显的。这才是在学习正文中,需要直接找到答案的关键。太阳寒气下临,用辰戌表示,在肾脏用丙辛表示。寒气轻,弱,用生成的气数1表示。寒气重,盛,用生成的气数6表示。这些用《易经》都是办不到的。诊太阳的脉象,是从左手的寸脉到右手的人迎,还是从右手的寸脉到左手的人迎,《易经》的知识都没法办不到。
《黄帝内经》中讲的生克制化,有经脉和经脉之间、经脉和脏腑之间,经脉中穴位和穴位之间非常繁杂生克关系。是阳从阴化,还是阴从阳化。《易经》中的生克制化,只表示阴阳两物之间的关系。所以用《易经》中的生克制化和奇门中讲的三奇六仪是无法解释病理和脉象的问题。凡是用《易经》的易理往医理中套用的人,只要细细读《至真要大论》就会明白,六气的分治,《易经》办不到。六气司天的气是怎样管人气,六气司地的气是怎样管人的。又是怎样治疗的。六气的反气,又是怎样治人的。正化的邪气使人有病,对化的虚气又是怎样使人有病,等等,都是不能用《易经》的易理来解释。用《易经》的易理,讲医理,越讲,不但越糊涂,更搅乱中医的医理,败坏了中医的名声,也败坏了中华的文化。
拄其间
2025.7.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杠杆官方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